核心提示:海外资金已经形成沽空中国概念股的趋势,浑水公司沽空的下一个目标可能是河南众品。
一份尚未得到证实的研究报告让雨润食品(01068)几天之间市值蒸发达150亿港元。
6月28日,雨润食品以19.38港元收盘,再跌5.9%。这已经是雨润股价连续四日下跌,累计跌幅达40%左右。而此前一天,雨润大跌近20%,收市报20.6港元。
如此大的跌幅,甚至超过此前遭遇“瘦肉精”事件重创的双汇发展(000895.SZ)。
据星展唯高达的分析师Titus Wu透露,雨润食品主席祝义材在27日晚间召开的面向分析师的紧急电话会议中,将雨润股价大跌归咎于“对冲基金和市场谣言”。
一位接近雨润的基金人士则向记者进一步解释说,有消息称美国调查公司浑水(Muddy Waters)在近日发表了有关雨润食品的负面报告,导致对冲基金大规模沽空雨润。据该基金人士估算,涉及做空雨润食品的资金高达40亿-50亿港币。
祝义材也表示,自己在上周已听闻有关负面报告的传闻,但到目前为止没有看过报告。
来自浑水的隐秘报告
传闻中的报告认为,雨润所谓的政府补贴和已经公布的利润数字均不可信
前述基金人士告诉记者,尽管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圈内人士都没有亲眼见过这份报告,但据看过报告的人透露,这份报告“极度负面”。
他转述称,报告毫不客气地指出雨润存在财务造假,包括所谓的政府补贴和已经公布的利润数字均不可信等。
该报告最先到了浑水公司一些内部客户即对冲基金的手中。从上周五起,雨润便遭到甩卖,股价下跌5%,27日更急挫19.84%,收报20.6港元,创52周新低,成交额达到28.25亿港元,其中沽空股数达2182万股,涉及金额约4.94亿港元。
27日晚,雨润紧急召开了30分钟的分析师和投资者电话会议,祝义材亲自出席。针对传闻,祝义材表示,公司上市多年来的会计报告均没问题,否认有抵押股份,而个人会考虑增持公司股份,公司亦考虑在市场回购股份。至于政府补贴方面,他重申,公司一切补贴都按规矩向政府申请。
电话会议在28日上午取得一定的效果。当日,雨润以21.85港元高开6.07%,最高达到22.20港元,反弹近7.77%。但反弹后不足10分钟再现沽压,盘中最低曾达18.8港元,下挫超过8.88%。最后以19.38港元收盘,跌5.9%。
据上述基金人士透露,四天来的沽空盘主要从高盛和大摩方面出来,截止到6月28日,动用的资金为40亿-50亿港币。
“这是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沽空行为,与公司的基本面无关。”他说。
对于“始作俑者”浑水来说,雨润仅算得上是又一次的“成功案例”而已。公开资料显示,浑水公司创始人卡森·布洛克(Carson Block)2005年从法学院毕业后就来到了中国,并在去年7月份创办了浑水研究公司,主要就是曝光在美上市的中国小公司的虚假财报和欺诈行为,为对冲基金作研究调查。
去年卡森·布洛克公布的首份调查报告中称,东方纸业夸大了其营收,并且挪用资金。随后他又将矛头指向了另外两家中国公司,发表了有关这两家公司的负面报告。
卡森·布洛克的报告公布以后,做空这几家公司的投资者后来都获得了两位数的回报。
不久之前,在浑水披露嘉汉林业虚报木材数据后,该股股价便一路跳水。6月2日以来,嘉汉林业在多伦多股市累计跌幅一度超过80%。
据本报记者了解,浑水公司的这份报告其实是其第一份关于非美洲地区中国概念股的研究报告,而港股雨润也“不幸”成为了其海外沽空的第一股。但浑水方面对雨润做空事件不予置评。
雨润疑云
海外资金已经形成沽空中国概念股的趋势;浑水公司沽空的下一个目标可能是河南众品
国泰君安(香港)在6月28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虽然市场流传的信息并不能为雨润食品股价急跌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雨润发出的公告和电话会议内容同样不能令投资者释怀,亦无法改变疲弱的股价走势。
更为重要的是,传闻报告中所提及的雨润的一些问题,其实最近一年多时间内已经被媒体多次提及并质疑,首当其冲便是其依靠巨额政府补贴增厚业绩的发展路径。
据雨润食品今年3月29日公布的2010全年业绩显示,该公司获得政府补贴收入达7.13亿港元,同比增长67.4%,占其全部利润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至26%。
瑞银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2-2010年上半年,雨润食品共获得
政府拨款12亿元,相当于新增的屠宰能力中,每头猪可获得57元的政府补贴资金。而为得到这些资金,雨润食品需建设新的屠宰厂,而不是提高现有屠宰厂的产能。
一位业内人士也曾对记者表示,雨润现在每年的生猪屠宰能力约为3500万头,但实际年屠宰量为1500万头左右,产能利用率不足50%。而据其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雨润食品的产能利用率为67%。“正常的企业,开工率应该要达到80%-90%才是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雨润仍通过兼并收购继续扩张产能,就在于兼并收购中能获得某些收益。
国泰君安在6月28日的报告中称,雨润表示公司扩充上游产能每头猪约可获得50元人民币的补贴,并仍然有信心使公司2011年所获得的补贴不少于2010年。
前述基金人士还透露,浑水公司的报告还对雨润今年的业绩提出了质疑:生猪价格一路走高,开工率不足的雨润如何能维持盈利?是否有做假账的举措?
就在6月22日,国内另一个肉制品巨头双汇发展(000895.SZ)发布201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其上半年业绩同比大幅下降80%-90%。据此推算,二季度双汇发展亏损约1.52亿-2.09亿元。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双汇发展表示,2011年上半年,受公司产品销量下降、确认产品退货损失、加大产品促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等因素的影响。
国信证券分析师黄茂表示,双汇发展财报“难看”很大程度和成本上升有关,不然损失不会这么大。
申银万国在6月23日最新的研究报告中也指出,双汇中报业绩降幅超市场预期,主要原因除了瘦肉精事件外,就是成本压力超预期。报告认为,猪价大幅上涨使得双汇屠宰量和肉制品毛利率均下降,6月肉制品毛利率14.5%,一季度毛利率在18%左右。报告同时称,今年即便是不发生瘦肉精事件,也会是肉制品企业的“小年”。
但另一方面,雨润的业绩却令人刮目相看。在28日的公告中,雨润表示,公司今年前5月营业额同比大幅增长,公司该期间的财务业绩增长与同期业绩表现一致。主要原因是生猪价格的上升以及公司屠宰量的增加,而公司毛利率同比有轻微下降,主要是由于上游屠宰业务增长比下游深加工业务增长较快。
但搜猪网首席研究员郭会勇认为,一方面,肉制品下游产品目前均未有提价的迹象,因此猪价的走高,使得肉制品企业利润空间压力巨大。而相比肉制品毛利相对较高来说,如今屠宰业的日子更为难过。由于猪价上升和供应量少,屠宰量也相应减少,但每头猪分摊下来的成本反而会高。
雨润业务中,屠宰一块的比例较高。但也有分析人士表示,雨润的基本因素没有大问题,生猪价格上升反而有利公司维持毛利率。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位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国上市公司其实都面临或多或少的问题,包括财务造假等,浑水公司正是抓住一些问题给予放大。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浑水发布的第二份报告中所提及的绿诺国际也承认了报告中所列举的违规事实,最后这只股票在去年秋季被摘牌。
该研究人士告诉记者,海外资金已经形成沽空中国概念股的趋势。有传闻还称,浑水将就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河南肉制品企业众品撰写报告。
雨润或许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