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透证券在香港面向高净值个人和机构客户推出加密货币交易服务

盈透的加密货币佣金低至交易价值的0.20% – 0.30%

自动化全球电子经纪商盈透证券(Interactive Brokers, Nasdaq股票代码: IBKR)今天宣布在香港推出加密货币交易服务,让盈透证券香港公司的专业投资客户能够交易比特币(BTC)和以太币(ETH)。符合资格的客户包括可投资资产超过800万港币的个人或资产超过4,000万港币的机构,且其所在地为香港。这些客户如今可在盈透证券的平台交易加密货币以及其他类别的资产,从而打造一致的客户体验。

盈透证券香港公司的加密货币交易由OSL Digital Securities提供技术支援,佣金低至交易价值的0.20% – 0.30%,具体取决于每月的交易量,且每笔订单最低2.25美元,没有额外点差或加价。这些服务的推出恰逢香港受监管数码资产形势演变过程中的关键时刻。投资者对数码资产展现出浓厚的兴趣,而这一合作可望对香港数码资产市场带来重大影响。

盈透证券亚太区负责人David Friedland表示:「香港和全球投资者对数码资产的需求不断增长。我们十分高兴引入加密货币来满足这一重要市场中客户的交易目标。符合资格的客户将受益于低交易成本以及我们通过单一的统一平台来交易加密货币和众多其他全球产品的能力。」

此前,投资者需使用来自不同经纪商和交易所的多个交易平台来交易加密货币和其他类别资产。然而,在盈透证券平台进行加密货币交易,投资者能够通过具有统一检视图的单一平台进行交易并查看余额。盈透证券的客户将受益于集中化现金管理的便利性,而且可以通过单一萤幕交易比特币、以太币、股票、期权、期货、债券,甚至是合约、共同基金和ETF。

BC Group和OSL行政总裁Hugh Madden表示:「我们十分高兴能通过这些计画,为市场带来我们在数码资产领域的专长。受监管数码资产交易服务的推出是数码资产市场变革过程的开始。我们衷心期盼出现更多能够推动业务增长和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市场联盟。」

盈透证券携手OSL Digital Securities在香港推出虚拟货币交易。后者是全球首家拥有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 第1类和第7类牌照、针对专业投资者的数码资产经纪商和交易平台。

相关新闻:香港拟出台加密货币新规保护投资者

香港拟议的有关加密平台的新规则对于香港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数字资产中心可谓关键一步。

香港证券监管机构称加密货币交易公司将需要获得牌照才能在香港运营,并发布了拟议的新规,在FTX垮台后寻求更好地保护投资者。

据相关拟议规则,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简称:香港证监会)将要求加密货币交易所确保把客户存入的虚拟资产分隔出来,制定管控措施保障加密货币密钥的安全,并确保储存在线上钱包内的客户虚拟资产不多于2%。线上钱包是一种没那么安全的加密货币资产持有方式。

设立这些规则对于香港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数字资产中心可谓关键一步。在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声誉因严格防疫措施而受损后,发展数字资产是这座城市旨在吸引全球公司和人才的举措之一。

香港证监会将要求所有在香港运营业务或是向香港投资者积极推广其服务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获得有效牌照。

香港证监会目前正就定于6月生效的相关拟议规则征询反馈意见。

曾是全球最受瞩目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的FTX的倒闭对加密货币行业的影响仍未消散。FTX总部最初设在香港,2021年迁至巴哈马。该公司曾用客户资产为一家关联交易机构的高风险押注提供资金。此后,美国监管机构收紧了对加密货币的立场,同时英国政府正在制定计划,以监管加密货币交易所和贷款机构。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Julia Leung)表示,鉴于环球虚拟资产市场近期动荡不稳,加上部分主要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相继倒闭,各地监管机构达致了明确共识,认为需要对虚拟资产领域进行监管,以确保充分保障投资者,并有效管理主要风险。

一些加密货币交易所已表达意向,愿意在香港成为受监管的企业。包括星展集团(DBS Group Holdings Ltd., D05.SG)和盈透证券(Interactive Brokers Group Inc., IBKR)在内的其它一些公司此前已明确表示,有意在香港扩大加密货币服务。

香港证监会表示,加密货币交易所不应储存、转让或出借客户的资产。该监管机构表示,交易所需要具备了解客户情况的相关程序,包括了解客户对加密货币投资风险的认识程度。该监管机构还称,交易所还需要对每个客户的风险敞口设定严格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财务状况。

香港证监会还提出了对加密货币公司的定期披露要求,包括每年提交一份审计报告,以及每月向监管机构提交有关其业务活动的报告。在对所有资产、负债和交易进行核算后,公司必须有足够的流动资本。

在新的框架下,个人投资者将有更多机会在持牌平台上交易加密货币。去年,香港证监会允许个人投资者交易一组有限的加密货币相关衍生产品。该监管机构最近还批准了面向个人投资者的追踪加密货币期货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香港证监会发言人称,如果散户不被允许在持牌平台上交易,他们也可以在海外交易所交易,这可能会使他们面临更大的风险。

香港证监会就有关监管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建议展开谘询

https://sc.sfc.hk/TuniS/apps.sfc.hk/edistributionWeb/gateway/TC/news-and-announcements/news/doc?refNo=23PR5

2023年2月20日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今天就适用于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的建议规定展开谘询。 

根据将于2023年6月1日生效的新发牌制度(注1),所有在香港经营业务或向香港投资者积极进行推广的中央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将需获证监会发牌。

证监会就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所建议的监管规定乃建基于《证券及期货条例》下现行制度中的监管规定(注2),并与适用于持牌证券经纪商及自动化交易场所的有关规定相若(注3)。证监会亦藉此机会,建议对现行制度中的某些规定作出修改。

在是次谘询中,证监会特别就以下事项征询市场意见:应否准许持牌平台营运者向零售投资者提供服务;如准许的话,除了所建议一系列妥善的投资者保障措施(包括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确保合适性和代币纳入(注4)的有关规定)外,还应实行哪些措施。

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女士表示:“一如我们自2018年以来所秉持的理念,本会依照“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的原则,就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监管建议多项妥善的投资者保障措施(注5)。鉴于环球虚拟资产市场近期动荡不稳,加上部分主要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相继倒闭,各地监管机构达致了明确共识,认为需要对虚拟资产领域进行监管,以确保充分保障投资者,并有效管理主要风险。”

计划申领牌照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包括原有平台(注6))的营运者应开始检视及修改有关系统及监控措施,为新制度作好准备。至于无意申领牌照的营运者,则应着手预备以有序方式结束其于香港的业务。

证监会拟在其网站上发布数份名单,向公众列出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监管状况,并将继续与投资者及理财教育委员会合作,以加强对香港大众的投资者教育工作。

本会欢迎有意者于2023年3月31日或之前,透过证监会网站(www.sfc.hk),或以电邮([email protected])、邮寄或传真((852) 2293 4004),向证监会提交意见。

备注:

  1. 根据《2022 年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修订)条例》,任何人如经营提供虚拟资产服务的业务(即经营虚拟资产交易所)或显示自己经营该业务,便须向证监会申领牌照。
  2. 证监会在2019年就提供至少一种证券型代币的交易服务的中央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引入了监管框架。请参阅证监会在2019年11月6日发出的《立场书:监管虚拟资产交易平台》
  3. 有关规定涵盖妥善保管资产、认识你的客户、利益冲突、网络保安、会计及审计、风险管理、打击洗钱/恐怖分子资金筹集,以及预防市场失当行为等范畴。
  4. 除了有关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确保合适性和代币纳入的规定外,其他的主要建议关乎代币的尽职审查、管治和披露。
  5. 证监会早于2018年起已认为,虚拟资产活动所涉及的风险并不限于洗钱,还包括投资者保障方面的隐忧。请参阅证监会在2018年11月1日发出的《有关针对虚拟资产投资组合的管理公司、基金分销商及交易平台营运者的监管框架的声明》
  6.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如在2023年6月1日前于香港设有具意义且实质的业务,便会被视为“原有”平台。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盈透证券在香港面向高净值个人和机构客户推出加密货币交易服务"

Leave a comment